中共中央宣傳部定于2022年8月16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陳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鄒加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張敬安介紹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發展與成就,并答記者問。
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檢測帕金森病患者血液中的一種糖蛋白含量,將有助于盡早了解日后的疾病風險。相關研究發表在《科學》上。
來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荔枝龍眼研究中心的科研助理朱利飛,從事的就是龍眼育種相關工作。五年的科研助理生涯,讓她從一名科研小白,成為了“實驗室小管家”。
諾貝爾獎并沒有專門的天文學獎,雖然天文學研究偶有斬獲,但也只能“蹭”別人的,而且十來年才能有一次。然而2017-2020年間,天文學研究成果四年三次獲得物理學諾獎!為什么當初被諾獎委員會“嫌棄”的天文學,竟然能把諾獎“拿到手軟”?天文學到底做對了什么?8月22日19:30,聽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張雙南,講背后有趣的科學故事、深刻的科學方法以及科學對人類文明的意義。
朱東升,原先是一名建筑施工員,現在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從事科研助理工作。
8月19日,電影《流浪地球2》發布“小白點”版預告片及“滄海一粟”版海報。海報將視野展望至無垠的宇宙之中,右上角寫著“這個小小的白點是我們的一切”。那么,這個小白點到底是什么?這是虛構的嗎?海報致敬的是哪張地球照片?我們請北京天文館研究員朱進科普一下。
上海天文館望舒天文臺內,有國內最大口徑的科普光學望遠鏡——“雙焦點可切換一米望遠鏡”(DOT)。這臺望遠鏡不僅可以用來目視欣賞月亮、行星,它所裝備的后端設備,還可以用來開展天文課題研究,探究藏在星空中的奧秘。8月21日13:30,上??萍拣^天文研究中心姚嵩,帶你一窺望遠鏡真容,了解天文望遠鏡的內部結構和功能。
三危山下,鳴沙山畔,宕泉河谷的石壁上,從歷史中走來的敦煌莫高窟,集壁畫、建筑、彩塑于一體,是人類文化藝術的瑰寶。這里目前保存有的壁畫色彩豐富、題材形式多樣,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黨委高度重視,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國家移民管理局黨組工作要求,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響應機制,在國門一線吹響了戰疫的沖鋒號,構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線,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維護社會大局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