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共創共享 共商共贏”為主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完成4天既定議程,于8月21日傍晚落下帷幕。
百余家企業攜500余件展品炫技;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位重量級嘉賓,暢談學科融合新未來、創新應用新場景,分享機器人領域前沿學術成果和發展趨勢;世界機器人大賽火熱程度創下歷屆之最,參賽人數首次突破60000余人次。>>詳情
30余款新品機器人全球首發
· 柔性夾爪:可在高油污、高酸堿場景工作
使用了特殊密封結構設計的柔性夾爪首次亮相。它可用于高油污、高酸堿工作場景下,不規則、易損物品的抓取,密封性甚至可以耐15米水深的壓力。
· 地磚鋪貼:速度快、精度高
專門用來進行地磚鋪貼工作的機器人,能用比人工快三到四倍的速度進行鋪貼,磚縫可以控制在兩毫米之內,整個房間的高度差也可以控制在0.5毫米,大大提高了建筑領域地磚鋪貼的效率和質量。
這是在2022世界機器人博覽會“機器人+建筑”區域展示的一款地磚鋪貼機器人(8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 自動采摘水果機器人:按個頭自動收集
可以自動采摘水果的機器人能準確判斷水果的成熟度、品質等信息,并對果實進行自動分大小收集。
這是在2022世界機器人博覽會“機器人+農業”區域展示的一款智能采摘機器人(8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此外,還有耐高溫消防用機器人、手術機器人、養雞機器人、搜救無人機等,也紛紛在本屆機器人大會上亮相,給出了機器人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的先進解決方案。>>詳情
500余件機器人展品“炫技”高精尖
· 醫療:“蛇形臂”手術機器人剝鵪鶉蛋殼
近年來,醫療行業智慧化發展趨勢愈演愈烈,醫療器械智能升級已經成為發展重點。其中,醫療機器人更是在政策和技術等因素的推動下,迎來了快速蓬勃的發展。
“哇,太酷了!”8月18日,一群小觀眾圍觀博覽會上術銳科技展區的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目不轉睛地嘖嘖稱贊。只見這款手術機器人的“蛇形臂”仿佛人類靈活的雙手,輕盈地撥開一枚鵪鶉蛋的蛋殼,而蛋體完好無損。
腔鏡手術機器人被譽為機器人領域王冠上的明珠。像這款由中國自主研發、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的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應用了可形變對偶連續體技術,采用十余根鎳鈦合金,既可推又可拉,在360度任意彎轉,同時,搭載獨有的蛇形臂手術工具,更接近于人的手,醫生操作起來直覺自然、易于學習。其可比肩國際頂尖水平的同類型手術機器人,在世界醫療機器人中堪稱佼佼者。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攝
· 工業:新松工業機器人化身智能“焊”將
隨著5G、AI、計算機控制技術等不斷進步,工業機器人更智能精準、更安全高效,在“接管”人們深感復雜而重復性的勞作,助力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新松展區展示了工業機器人超群的智能焊接技術,融合了中厚板焊接系統融合感官信息、過程控制等智能手段,結合坡口自適應焊接、圓弧傳感等專業技術,全面展示應對角焊縫件、坡口件、圓弧件等不同類型工件的解決方案,滿足復雜化、多樣性的焊接作業需求。目前新松中厚板焊接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深中通道沉管焊接、葛洲壩集團水電工程等重點項目中。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攝
· 仿人:“愛因斯坦”機器人攜新友來襲
一直以來,仿人機器人都是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的焦點。
去年,“愛因斯坦”機器人和機械姬頗受人們關注。據大連蒂艾斯科技公司(EX機器人)CEO李博陽介紹,今年,“愛因斯坦”機器人有了新突破,不僅可以自由起坐,手部和手指動作也更靈活。而且它還帶來了新朋友——講解電磁學知識的“法拉第”和深情款款演唱的“鄧麗君”仿生人形機器人。只見“鄧麗君”抓緊話筒,隨著歌聲韻律可以擺動腰身。展臺中央還展出機械姬的幾個可分解組裝的部分——手臂、手掌、大腿等。此外,還展示了可捕捉面部表情的機器人,可模仿觀眾搖頭、擠眼、吐舌等表情。有意思的是,它“長”得和旁邊的工程師竟然一模一樣。
據介紹,目前仿生人形機器人適合放置在科技館中進行研學和教育。今后,這些機器人將陸續投向更多應用場景中,如老人陪護、政務服務和商業活動等。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攝
· 仿生:智能仿生江豚靈動游弋
“仿生機器人”是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進入老齡化社會,發展“仿人機器人”將彌補年輕勞動力的嚴重不足,解決老齡化社會的家庭服務和醫療等社會問題,并能開辟新的產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在一個長方形水池中,一只1.2米長的仿生江豚在池中時而靈動游弋,這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三研究院下屬沈陽航天新光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水下智能仿生機器人。
據介紹,科研人員以長江江豚為原型研制出仿生江豚,為讓大眾更直觀接觸和深入了解江豚,提升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參與到保護行動中來。仿生江豚是一款同時面向專業級用戶和愛好者開發的水下仿生機器人,具有易操作、高靈活性、高可靠性、模塊化、節能、環保等優點,可人為操控,亦可水下自主游動,實現水中自由滾轉、筋斗、盤旋等多種動作。仿生江豚還可與潛水員實現完美互動表演,可集群形成多樣游動表演方案呈現給游客,也可零距離體驗DIY裝拆樂趣,培養鍛煉編程思維能力。
智能仿生江豚??萍既請笥浾?付毅飛 攝
· 特種:船舶除銹機器人“一絲不茍”
應用于專業領域的特種機器人,一般由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操作或使用,輔助和/或代替人執行任務的機器人。
在史河科技展臺,只見一個船舶除銹機器人正吸附在一面測試船板上“一絲不茍”地除銹?!斑@是我們自主研發的Highmate V40水射流除銹機器人,基于柔性化永磁吸附底盤技術,具有高負載自重比和強曲面適應能力等特點,可替代人力從事高空作業,避免高危風險,同時還可實現除銹廢水100%回收,極大提升除銹效率與質量。我們的目標就是‘讓世上沒有危險的工作’?!笔泛涌萍几笨偨浝砺繁0步榻B。
據了解,傳統船舶除銹一般采用干噴砂作業,對周邊環境污染極大,噴砂工人塵肺患病率和周邊居民癌癥發病率居高不下。這款機器人采用超高壓水射流加盤式回收相結合的作業方式,將除銹形成的危廢泥漿通過真空采集器進行采集,繼而進行固液分離和重力分離,再經過多次過濾完成水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大幅度提高環保、清潔標準。>>詳情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攝
我國已成全球機器人最大應用市場
“經過產學研用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中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最大的應用市場?!庇浾邚?022世界機器人大會獲悉,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36.6萬臺,比上年增長68%;服務機器人產量921.4萬臺,比上年增長47%;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也在穩步增長。與此同時,中國機器人產業基礎能力明顯提升,精密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取得階段性突破,得到國內外整機企業的普遍認可,以機器人操作系統為代表的核心軟件部分關鍵技術取得進展并得到實際應用。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球機器人產業鏈、供應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斷深化,一方面國際企業更加深度地融入中國市場,多家國際機器人頭部企業加強部署中國本地化研發和生產,融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中國機器人企業出海勢頭強勁,積極進行全球化布局,合作建立研發中心,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核心零部件企業成功進入國際頭部企業供應鏈體系,合作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詳情
未來將向更高水平邁進
在市場需求牽引、技術突破帶動、政策引導支持的共同作用下,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產業規??焖僭鲩L。業內人士指出,在應用廣度、深度加速拓展的同時,中國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步伐明顯加快,基礎能力明顯提升。
ABB機器人中國區通用工業業務單元負責人鄧奇表示,近幾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生產制造企業借助機器人轉型升級,上下游產業鏈日益完善,尤其是減速器、電機等過去大量依靠國外進口的高精度零部件,國內廠商有不錯的產品替代,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力爭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到2035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機器人成為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詳情